欢迎光临北京都市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继萝卜刀后,部分小学生又开始沉迷“烟卡”,诸多隐患需家长警惕

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玩具日趋令人费解,一开始的咕卡还比较有童真,自从开始流行盘手串后,就愈发失控。先是萝卜刀让家长心惊胆战,今年又有了新的玩具,更让家长觉得自己成了“冤大头”。

以前的学生上学的玩具多与体育运动有关,强身健体的同时还有一些趣味性。比如踢毽子、打口袋、跳皮筋、跳绳、以及各种球类运动。

现在学生的玩具不仅对健康无益,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或容易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。家长不禁好奇,这些玩具都是怎么流行起来的?



继萝卜刀后,部分小学生又开始沉迷“烟卡”,诸多隐患需警惕

一家长发现儿子不爱学习,成绩明显下降,发现是因为玩“烟卡”。家长一怒之下把孩子攒的上百张烟卡都剪了。



所谓烟卡,和以前流行的“啪叽”类似,还有学生称其为“呸呸卡”。就是用烟盒叠成卡片的形状,可以用来拍、砸、扇、弹等。这种游戏从80年代就开始流行,很多家长从小玩到大,不过现在小学生的玩法更多,也触碰了家长和老师的底线。



以前的学生烟卡多是路边捡来的,不需要花钱。对烟盒的种类和价格没有什么要求,后期有些家长担心捡的烟盒不干净,会买专门的卡片,上面印有各朝代历史名人的头像,学生玩卡片的同时,也记住了不少历史名人。



现象的小学生玩烟卡不光是为了拍、扇,还有收集、交换和买卖的玩法。学生之间相互比较谁攒的烟卡种类多,甚至攀比谁的烟售价高。学生捡不到烟盒,只能央求家长去买各种烟回来,而且专挑价格比较高的买。有的家长根本不吸烟,面对孩子的请求哭笑不得。

有的家长不得不特意购买烟盒,家长觉得真是冤大头,明明是垃圾,学生却当成宝贝。说是废物利用,但家长却花了更多的钱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学生把烟卡当成赌资,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,一旦习惯成自然,必然会歪曲他们的三观。



部分家长觉得无所谓,总比玩手机好得多

本学期开学后,多所学校就“烟卡”问题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,提醒家长提高警惕,并严禁学生将烟卡带进学校,一经发现全部没收。烟卡的材质具有有害物,再加上学生随处捡拾、翻垃圾也会存在卫生问题,威胁学生身体健康。



攀比谁的烟卡多、烟卡贵也会存在虚荣攀比问题。不少学生对烟的种类如数家珍,每种烟的售价背的滚瓜烂熟,记价格比背课文快多了,家长都望尘莫及。更有网友表示,这游戏岂不是预示着吸烟从娃娃抓起?



也有一些家长觉得无所谓,80后从小就玩烟卡,也没见有几人被带偏。家长觉得这和萝卜刀一样,没必要上纲上线,反而觉得玩烟卡比玩手机好得多,至少提高动手能力了,还不会损伤视力。这也算是青少年儿童的传统游戏之一,本质上和弹玻璃球没啥区别。



以前流行玩萝卜刀的时候,家长的态度就呈两极分化。有的家长觉得萝卜刀很解压,又是塑料材质非常安全。有的家长觉得塑料玩具使用不当也会存在隐患,而且既称之为“刀”就不应该是玩具,学生现在看谁不爽就用塑料刀怼谁,以后习惯成自然也敢用真刀怼别人。



游戏本身没错,问题在于如何引导

笔者认为,无论是萝卜刀还是烟卡,大家抵制的根本原因都不在游戏本身,而是学生的玩法。玩法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,告诉学生不同种类的“烟卡”没有价值高低的区别,只是图案不同而已,没必要攀比。与其比谁的烟贵,不如比拍卡的水平高更有意义。



现在生活水平提高,也无需学生去亲自捡拾烟盒,网上有专门叠烟卡的材料,大概20块钱能买100张。要是学生真的喜欢这个游戏,也完全可以把烟名换成地名、历史人物名,学生在玩卡片的过程中,还能积累一些历史和地理常识,比记烟的价格好得多。



以前学生是没有零花钱购买卡片,才不得不捡拾烟盒,现在大可不必还用烟盒玩同样的游戏。游戏本身的拍、扇、弹等玩法是没问题的,学生可以靠实力获取更多卡片,而不是靠其他不良方式。家长也无需多虑,按照萝卜刀过气的速度来看,烟卡也不会流行太久。

今日话题:大家觉得学生玩“烟卡”合适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分享和收藏!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。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北京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4 by 北京都市网 www.bjdshi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