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北京都市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要闻

池州学院‘人工智能+双创’调研实践团赴中国声谷开启“智声”之旅

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各行各业的当下,为探索“人工智能+创新创业实践教育”的融合路径,池州学院组建“赴合肥‘人工智能+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调研’实践团”,于7月11日走进合肥声谷智能产业园,开启一场“智声”之旅。

实践团此行的第二站:合肥声谷智能产业园。作为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平台,中国声谷是汇聚高端智慧、引领技术革新的核心枢纽,此次实践团成员涵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统计学、大数据技术等多个专业,多元的专业背景为调研注入跨学科活力。

图1赴合肥“人工智能+创新创业实践教育”调研实践团在合肥声谷合影

展厅内,详实的图文介绍、生动的产品演示搭配专业讲解,让成员们系统认识到中国声812802432685

谷在智能语音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,以及这些技术在教育、医疗、金融、家居等多场景的落地应用。成员们亲身观看“AI生成式交互”的便捷——说出“生成一幅客厅春日装饰方案”,系统即刻生成多套包含绿植搭配、色调调整的可视化设计图;指令“制作一段家庭聚会的短视频脚本”,智能终端便快速输出分镜描述、台词建议及背景音乐推荐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邓耀辉同学感慨:“课本里的‘生成式AI应用’概念,在这里变成了可触摸的生活场景,科技与日常的融合竟如此紧密。”

图2团队同学正在观看工作人员的讲解演示

实践团首先来到智象未来展区,其作为声谷的核心驱动力,正以“构建未来智能生态”为目标,深度融合区域实体经济智能化转型需求,持续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。工作人员分享了它的发展历程:“公司自2023年成立以来,聚焦图像生成与视频生成大模型研发攻坚。2023年3月,智象未来公司正式成立,种子轮融资完成;2023年5-6月开始团队组建核心团队组建,算力资源到位,截至2024年11月底,智象未来已服务超过四万家企业,拥有数十万小时版权视频语料,并吸引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上千万用户使用。”

图3团队同学正在与工作人员探讨深入了解智象未来

随后,实践团来到咪鼠科技展区。作为中国声谷的明星企业,其以智能交互技术为核心,在智能鼠标、语音输入等领域颇具影响力。公司工作人员热情接待,带领参观产品研发中心,详细讲解企业发展历程、核心技术研发、产品创新理念及市场拓展情况。讲解中,工作人员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与语义理解技术。“我们的智能鼠标不仅能语音打字,还能听懂方言、识别多国语言,甚至根据语境智能联想和执行指令,极大提升办公效率。”工作人员边演示边分享技术研发故事:从最初攻克方言识别准确率不足70%的难关,到通过百万级语料训练实现95%精准度;从第一代产品因续航问题滞销,到根据用户反馈优化电池技术……每一环都彰显“以创新驱动发展”的理念。

图4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展示咪鼠科技产品

在此次中国声谷的调研活动中,池州学院实践团延续了在安徽科技馆探索时的实践模式,让调研过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、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并扩散成果价值的过程。

团队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地调研相结合,带着专业所学中的疑问走进中国声谷和咪鼠科技。在了解相关技术和企业运营情况时,成员们结合课堂上接触到的人工智能技术原理、创新创业基础等知识,去理解实际应用中的技术实现和商业逻辑,让书本上的内容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具体诠释,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。

实践团发挥不同专业成员的优势,开展小组协作。在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创业机会时,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从各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,通过交流讨论,整合不同的思路和见解,让调研分析更加全面深入,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此次声谷之行,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在思维与能力上得到了锤炼。跨专业的组队模式让大家优势互补: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学解读技术原理,财务管理同学分析商业价值,统计学专业同学关注数据应用,这种多元视角的碰撞,让调研成果更加立体。

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,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,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,努力把所见所闻转化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。未来,团队还将进一步拓展调研边界,计划走访更多人工智能企业,收集不同技术领域的创业案例,构建更完善的“AI+双创”实践教育资源库,让更多同学在真实的产业实践中点燃创新热情,成长为兼具技术素养与创业魄力的新时代人才,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
这场暑期实践不仅是一次“智声之旅”,更是一次“赋能之旅”。正如实践团带队的老师所说:“这种‘在企业里学创业、在产品中悟技术’的模式,正是我们探索‘人工智能+双创’教育的核心要义。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年轻的身影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,在智能时代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北京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北京都市网 www.bjdshi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